中國政府網 | | |
區級部門
區級部門
|
鄉鎮街道
鄉鎮街道
您當前位置: 首頁 > 部門街鎮

春耕春管正當時 科技助農(nong) 促豐(feng) 收 一百三十二名科技特派員奔赴田間地頭

日期:2025-02-26 來源:萬州時報
語音播報

記者 黃玉保 通訊員 楊淼 實習(xi) 生 宋知宜

“現在正是櫻桃春季管理的關(guan) 鍵時期,老師講得好,能聽得懂也記得住,既‘接地氣’又實用。”近日中午時分,正在自家櫻桃園忙活的熊家鎮紅星村村民周大春說,他發展了30畝(mu) 櫻桃,一年的純收入將近20萬(wan) 元。這段時間,科技特派員將櫻桃管理技術送到田間地頭,照著專(zhuan) 家的方法管理,櫻桃的口感會(hui) 更好、產(chan) 量會(hui) 更高,讓他受益匪淺。

其實,從(cong) “接地氣”的農(nong) 業(ye) 科技培訓中受益的不僅(jin) 僅(jin) 是周大春。

眼下,正是春耕春播春管的大好時節,區科技局組織132名科技特派員,進村頭、上屋頭、到田頭,讓農(nong) 民在家門口學技術,讓農(nong) 業(ye) 科技與(yu) 田間地頭“無縫對接”,成為(wei) 了春天裏耀眼的一抹亮色。

“及時雨”送到村民家門口

“腐熟處理就好比煮飯,把米煮熟肯定比生米更好消化、吸收。所以我們(men) 在使用有機肥的時候,不要直接使用,最好加入微生物進行腐熟處理,加速其分解,分解過程中產(chan) 生的高溫還可以殺死肥料中的蟲卵。”

“茶葉采摘後,茶樹體(ti) 內(nei) 營養(yang) 被大量消耗,土壤肥力下降,而且因采茶時反複踩踏,土壤板結,影響茶樹的生長,為(wei) 保證來年茶葉的產(chan) 量和質量,茶葉采摘後應及時淺耕鬆土和清除雜草,開溝施肥,以氮肥為(wei) 主,每畝(mu) 15千克至20千克為(wei) 宜。”……

長嶺鎮青石村,茶樹管理技術培訓現場,專(zhuan) 家們(men) 詳細的講解,通俗易懂的語言、生動形象的案例,讓村民們(men) 聽得津津有味。

“現在正是茶園春季管理的時節,專(zhuan) 家給我們(men) 送來了‘及時雨’,學了就能用到生產(chan) 中。”村民張朝忠說,他栽種了50多畝(mu) 茶樹,每年銷售鮮茶葉就能給家裏帶來20多萬(wan) 元的收入。這次專(zhuan) 家到家門口指導,他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改進茶樹管理的技巧,提高收益。

青石村自古有種茶的曆史。以前,村民零零星星種植了一些茶樹,由於(yu) 不成規模,加上管理沒跟上,效益差。近兩(liang) 年來,“茶專(zhuan) 家”到田間、進車間,引進優(you) 質茶苗,幫村民改造原有的茶樹樹冠、跟進肥培管理、指導茶葉製作。很快,青石村就采取“公司+基地+農(nong) 戶”的生產(chan) 經營模式發展了1200畝(mu) 優(you) 質茶園,帶動上百戶村民在家門口增收。

其實,科技“及時雨”澆灌的不僅(jin) 僅(jin) 是青石村村民的茶樹。

今年開春以來,區科技局堅持人才下沉、科技下鄉(xiang) 、服務“三農(nong) ”,將“科技紅利”送到農(nong) 家,圍繞柑橘、茶葉、中藥材、蔬菜等主導產(chan) 業(ye) 和幹果、花椒、脆李等特色產(chan) 業(ye) ,組織農(nong) 業(ye) 科技專(zhuan) 家,因地製宜開展各種農(nong) 業(ye) 科技和生產(chan) 技能培訓,將農(nong) 業(ye) 科技送到村民家門口。

農(nong) 業(ye) 專(zhuan) 家與(yu) 村民“麵對麵”

“春茶采摘後茶園管理要怎麽(me) 做?”“施用農(nong) 家肥有蟲卵,怎麽(me) 處理?”“稻魚種養(yang) 項目管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”“種植蔬菜的土壤如何進行清潔?”……連日來,在孫家鎮、長嶺鎮、恒合土家族鄉(xiang) 等鄉(xiang) 鎮,農(nong) 業(ye) 專(zhuan) 家與(yu) 村民“麵對麵”,現場就如何增加農(nong) 產(chan) 品產(chan) 量、提高品質、綠色安全等方麵進行指導。

“農(nong) 業(ye) 科技是農(nong) 業(ye) 產(chan) 業(ye) 持續發展的基石,也是農(nong) 民增收的重要保障。科技特派員們(men) 正是將先進的農(nong) 業(ye) 科技從(cong) 實驗室和試驗地引入田間地頭的重要角色。”春耕時節,正是農(nong) 業(ye) 管理的關(guan) 鍵期。區科技局相關(guan) 負責人介紹,為(wei) 進一步發揮科技在春耕春種春管中的作用,利用科學技術提高農(nong) 業(ye) 質量效益和競爭(zheng) 力,今年以來,區科技局積極組織科技特派員“進村頭、上屋頭、到田頭”,手把手培訓、麵對麵指導、心貼心服務,多層次、多渠道、多形式開展農(nong) 業(ye) 科技培訓。

為(wei) 全力以赴推進春季農(nong) 業(ye) 生產(chan) 順利有序開展,今年以來,我區累計組織科技特派員132名,重點圍繞主導產(chan) 業(ye) 、特色產(chan) 業(ye) 開展科技服務,涉及畜牧、水果、中藥材、食品加工等多個(ge) 領域。堅持缺什麽(me) 補什麽(me) 的原則,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,讓農(nong) 民在家門口學技術,讓高科技飛到山村鄉(xiang) 野,與(yu) 田間地頭“無縫對接”,讓農(nong) 業(ye) 科技紮根農(nong) 民的“一畝(mu) 三分地”,為(wei) 打好春耕春種春管開局戰提供堅實科技支撐。
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