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政府網 | | |
區級部門
區級部門
|
鄉鎮街道
鄉鎮街道
您當前位置: 首頁

小事不小“視” 茶寮中見“智” 羅田鎮“民情茶室”巧解基層治理“千道題”

日期:2025-03-04 來源:萬州時報
語音播報

“民情茶室”裏,村民與(yu) 幹部麵對麵交流。

記者 黃玉保 通訊員 劉冬生 文/圖

初春時節,萬(wan) 物並秀。2月27日,羅田鎮陽河村村委會(hui) ,清澈的陽光透過樹梢,灑下斑駁的光影,如溫暖的畫卷在地上輕輕鋪展。

“喲,還有比我來得早的嘛。”早上8點過,陽河村二組村民謝世斌走進村委會(hui) 辦公樓二樓的“民情茶室”,看著一屋子熟悉的麵孔,放下胳肢窩裏孫子送給他的作業(ye) 本,屁股還沒挨著椅子,便和大家打起了招呼。

“老謝,本子上記的啥嘛,等會(hui) 兒(er) 幹部來了,你頭一個(ge) 講。”三組村民陳大明打趣道。“可以,又不是頭一回。我昨天晚上花了幾個(ge) 小時,寫(xie) 了好幾篇。”謝世斌放下手中的本子,樂(le) 嗬嗬地說。

村民們(men) 到“民情茶室”幹什麽(me) ?“民情茶室”裏到底藏著什麽(me) “秘密”?

議民事

羅田鎮位於(yu) 萬(wan) 州區東(dong) 南部,距萬(wan) 州城區70多公裏。該鎮95%左右屬於(yu) 山區,最遠的村民小組距鎮政府駐地有30多公裏,一些偏遠山村的群眾(zhong) 到鎮裏辦事,來回要一天,費時費力。更重要的是,群眾(zhong) 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種困難問題,基層幹部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和解決(jue) 。

群眾(zhong) 事無小事,事事連民心、事事連大局、事事連黨(dang) 心。如何打通基層治理的“神經末梢”?2022年年初,羅田鎮創新推出基層治理新模式——全鎮14個(ge) 村(居),每個(ge) 村(居)委會(hui) 騰出一間辦公室改造成溫馨的“民情茶室”,並通過喇叭、微信群等方式廣而告之:凡是與(yu) 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(guan) 之事,村民隨時可以到“民情茶室”與(yu) 鎮村幹部“麵對麵”。

今年春節後,眼見天氣逐漸轉暖,謝世斌與(yu) 幾位村民代表約好:2月27日上午,到村委會(hui) 與(yu) 駐村工作隊和村“兩(liang) 委”一起商量春播春管大事。

“稻田翻耕的機械一定要早點聯係。”“今年育秧和往年一樣不?魚苗聯係好了沒?”……9點左右,人剛到齊,謝世斌就連珠炮一樣拋出一大串問題。他還沒說完,村民陳大明迫不及待地插話:“這個(ge) 稻魚種養(yang) 確實有搞頭,村裏說增加麵積,什麽(me) 時候能落實喲?”說起村裏的重點項目——稻魚種養(yang) 項目,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。

陽河村水源方便,水質優(you) 良,盛產(chan) 優(you) 質水稻。三年前,陽河村抓住國家實施鄉(xiang) 村振興(xing) 戰略的機會(hui) ,打造了50畝(mu) 稻魚種養(yang) 生態基地,帶動近百戶村民在家門口增收,謝世斌和陳大明是該項目的直接受益人之一,兩(liang) 人每年僅(jin) 在基地務工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。

“哎!哎!不要光說你們(men) 的水稻,我們(men) 組的40畝(mu) 藍莓馬上進入春季管理的關(guan) 鍵期,時令不等人,得趕緊安排。”村民向光明是出了名的“大嗓門”,陳大明話音剛落,他就站起來發言。

小麥播種、果樹管理、水稻育種……村支部書(shu) 記李建和駐村工作隊隊員陳鋒、譚進、晏興(xing) 權一邊作記錄,一邊回答村民的問題,氣氛熱烈而融洽,現場不時響起掌聲。

解民憂

“村裏有啥事兒(er) ,幹部還能請我們(men) 老百姓去議一議,提意見,談想法?”“估計就是‘形象工程’,走走過場而已。”……

一開始,對於(yu) “民情茶室”這件新鮮事,村民們(men) 半信半疑,議論紛紛。

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,大家發現,“民情茶室”真正成了為(wei) 群眾(zhong) 辦實事的平台:老百姓與(yu) 幹部聊的問題和困難,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(nei) 得到回應——折岩村3組村民譚宗玉反映村民集中居住的新農(nong) 村小區缺少活動場所。兩(liang) 個(ge) 月後,一座占地900平方米、設施齊全的文化體(ti) 育廣場落成;陽河村6組村民杜堯生提出的農(nong) 家院子垃圾桶數量不足、垃圾清運不及時的問題不到一個(ge) 星期就解決(jue) 了;折岩村2組村民高育生反映村道沒有路燈,村民夜晚出行難。沒多久,231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……一樁樁、一件件,村民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(jue) 。

不到半年時間,羅田鎮各個(ge) 村(居)的“民情茶室”從(cong) 門可羅雀到門庭若市,群眾(zhong) 所思、所想、所盼、所求和生產(chan) 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都能跟幹部聊一聊,並獲得及時的幫助。

群眾(zhong) 想什麽(me) ,幹部就幹什麽(me) ;群眾(zhong) 需要什麽(me) ,幹部就提供什麽(me) 。“民情茶室”設立兩(liang) 年多以來,羅田鎮共收集群眾(zhong) 提出的問題訴求4165條,現場答複辦結3523條,鎮村兩(liang) 級聯動辦理642條。

村民們(men) 發現,如今的羅田鎮,幹部撲得下身子、放得下架子、耐得住性子,老百姓的事兒(er) 更好辦了,黨(dang) 群、幹群關(guan) 係越來越融洽,幹事創業(ye) 的氛圍越來越濃。

事好辦了,大家的心氣順了,笑容更燦爛了。

得民心

基層治理,一頭連著經濟社會(hui) 發展,一頭連著群眾(zhong) 幸福指數。
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“民情茶室”不僅(jin) 在工作時間開放,節假日也有村幹部值班,村民隨時可以到“民情茶室”反映問題、了解政策、化解矛盾等。不管是張家長李家短,還是鄰裏之間的“雞毛蒜皮”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等,一杯清茶、一段家常,在輕鬆融洽的溝通交流中,邊喝茶邊說事。

“小事不‘小視’,讓群眾(zhong) 能辦事、快辦事、好辦事、辦成事。”羅田鎮黨(dang) 委書(shu) 記邵太清介紹,為(wei) 拆除群眾(zhong) 和幹部之間的“隔心牆”,確保群眾(zhong) 訴求“件件有著落、事事有回音”,羅田鎮將65名鎮幹部、10名派駐幹部精準劃入全鎮28個(ge) 業(ye) 務崗位,每個(ge) “民情茶室”都有幹部聯係,通過“領導帶動、幹部行動、幹群聯動”的方式,將人人有責、人人負責落到實處,聚焦群眾(zhong) 急難愁盼,跟群眾(zhong) 坐一張板凳,傾(qing) 聽群眾(zhong) 的聲音,推動幹部作風轉變和工作重心下移,辦好群眾(zhong) 最關(guan) 注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“心頭事”,助力鄉(xiang) 村振興(xing) 大事。

“這‘民情茶室’辦得好,老百姓不光有地方說事,說了也管用。”“一樁樁,一件件,大事小事有人管。”“看得出來,是真心為(wei) 我們(men) 老百姓好。”……

如今,“民情茶室”不僅(jin) 成了村民最願意光顧的“會(hui) 客室”,也拉近了幹群“心”的距離,提升了群眾(zhong) 的滿意度、認同感,成了村民說事、幹部聽事,解決(jue) 群眾(zhong) 難事的黨(dang) 群“連心橋”。

“以前辦事是跑斷腿、磨破嘴,現在幹部主動為(wei) 我們(men) 辦實事,辦好事,真的很暖心。”村民諶登華感慨地說。

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