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云体育下载链接安装
關(guan) 於(yu) 印發《重慶市萬(wan) 州區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更新調整方案(2023年)》的通知
萬(wan) 州府〔2024〕76號
各鎮鄉(xiang) (民族鄉(xiang) )人民政府,各街道辦事處,區政府有關(guan) 部門,有關(guan) 單位:
現將《重慶市萬(wan) 州區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更新調整方案(2023年)》現印發給你們(men) ,請認真貫徹執行。
(此件公開發布)
重慶市萬(wan) 州區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更新調整方案(2023年)
實施“三線一單”(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、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)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製度,是新時代貫徹落實習(xi)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、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、加強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重要舉(ju) 措。為(wei) 落實“十四五”相關(guan) 規劃要求,銜接最新“三區三線”成果,結合實際,係統調整我區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,提升成果時效性和針對性,形成與(yu) 我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適應的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(ti) 係。
一、調整原則
(一)堅持底線約束。堅持以生態功能不降低、環境質量不下降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突破為(wei) 底線,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硬約束,嚴(yan) 格禁止降低要求、弱化管控的調整。
(二)強化空間管控。結合“十四五”環境管理目標和國土空間規劃成果,優(you) 化調整生態保護紅線及一般生態空間、環境質量底線、資源利用上線的生態環境管控要求,完善以環境管控單元為(wei) 基礎的空間管控體(ti) 係。
(三)突出分類準入。以調整後的環境管控單元為(wei) 單位,從(cong) 空間布局約束、汙染物排放管控、環境風險防控、資源利用效率等維度,優(you) 化調整全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,強化剛性約束,突出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針對性、有效性、實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二、調整要求
(一)環境管控單元調整要求。
以係統化集成為(wei) 基礎,基於(yu) 生態保護紅線與(yu) 一般生態空間、水環境管控分區、大氣環境管控分區、土壤環境風險管控分區、資源管控分區等調整結果,科學調整優(you) 先、重點、一般三類環境管控單元,分區分類實施精細化管控,將部分重點管控單元進一步細分。原則上優(you) 先保護單元的空間格局應保持基本穩定,重點管控單元的空間格局應與(yu) 環境治理格局相匹配。
(二)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調整要求。
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要求應保持一定的延續性,保持“市級總體(ti) 管控要求——區縣總體(ti) 管控要求——單元管控要求”三個(ge) 層級框架,以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(wei) 核心,聚焦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中發現的問題,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,調整全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。產(chan) 業(ye) 準入和生態環境管理相關(guan) 的法律法規、政策文件等新增、修訂、廢止的,依法依規同步調整生態環境準入清單。環境要素分區管控要求調整的,同時調整生態環境準入清單。
三、調整結果
(一)環境管控單元調整結果。
調整後,全區環境管控單元由32個(ge) 調整為(wei) 33個(ge) 。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:由18個(ge) 調整為(wei) 13個(ge) ,麵積占比由39.0%調整為(wei) 42.3 %,較上一輪增加3.3%。
重點管控單元:由7個(ge) 調整為(wei) 13個(ge) ,麵積占比由21.2%調整為(wei) 19.2%,較上一輪減少2.0%。
一般管控單元:個(ge) 數維持7個(ge) 不變,麵積占比由39.8%調整為(wei) 38.5%,較上一輪減少1.3%。
(二)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調整結果。
結合我區調整後環境管控單元的生態環境主要特征、突出問題和環境質量目標,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(wei) 導向,提出了具有針對性、可操作性的管控要求。調整後,全區總體(ti) 管控要求共20條,在原總體(ti) 管控要求基礎上刪除5條、修改5條、新增15條。
四、實施保障
(一)組織保障。區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全區“三線一單”實施、評估、更新調整和宣傳(chuan) 工作。區級有關(guan) 部門結合本單位職責職能做好全區“三線一單”具體(ti) 落實工作,並積極參與(yu) 評估、更新調整和宣傳(chuan) 工作。各鎮鄉(xiang) 街道要履行屬地管轄職責,配合做好本轄區“三線一單”實施和宣傳(chuan) 等相關(guan) 工作。
(二)資金、技術保障。由區生態環境局牽頭,組建長期穩定的專(zhuan) 業(ye) 技術團隊,區財政局安排專(zhuan) 項財政資金,切實保障三線一單實施、評估、更新調整、數據應用和維護等相關(guan) 工作。
附件:1.重慶市萬(wan) 州區環境管控單元調整結果分布圖(2023年)
2.重慶市萬(wan) 州區環境管控單元調整結果統計表(2023年)
3.重慶市萬(wan) 州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總體(ti) 管控要求(2023年)
附件1
附件2
重慶市萬(wan) 州區環境管控單元調整結果
統計表(2023年)
環境管控單元 編碼 |
環境管控單元名稱 |
環境管控單元 分類 |
ZH50010110001 |
甘寧鎮甘寧水庫三峽水資源開發公司江北水廠水源地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1 |
ZH50010110002 |
牌樓街道長江自來水公司三水廠水源地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2 |
ZH50010110003 |
磨刀溪大灘口江南水廠飲用水水源地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3 |
ZH50010110004 |
王二包市級自然保護區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4 |
ZH50010110005 |
重慶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5 |
ZH50010110006 |
重慶市烏(wu) 龍池森林公園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6 |
ZH50010110007 |
生態保護紅線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7 |
ZH50010110008 |
潭獐峽風景名勝區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8 |
ZH50010110009 |
龍泉風景名勝區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9 |
ZH50010110010 |
青龍瀑布風景名勝區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10 |
ZH50010110011 |
一般生態空間-生物多樣性維護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11 |
ZH50010110012 |
一般生態空間-水土保持功能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12 |
ZH50010110013 |
一般生態空間-水土流失 |
優(you) 先保護單元13 |
ZH50010120001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城區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1 |
ZH50010120002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九龍高峰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2 |
ZH50010120003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五橋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3 |
ZH50010120004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新材料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4 |
ZH50010120005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天子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5 |
ZH50010120006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新田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6 |
ZH50010120007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長嶺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7 |
ZH50010120008 |
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其他鎮域片區 |
重點管控單元8 |
ZH50010120009 |
非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瀼渡河逍遙莊 |
重點管控單元9 |
ZH500101200010 |
非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五橋河廟壩 |
重點管控單元10 |
ZH500101200011 |
非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苧溪河下遊段 |
重點管控單元11 |
ZH500101200012 |
非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新田河河口 |
重點管控單元12 |
ZH500101200013 |
非工業(ye) 城鎮重點管控單元-長江曬網壩萬(wan) 州城區段 |
重點管控單元13 |
ZH50010130001 |
一般管控單元-磨刀溪泥溪河 |
一般管控單元1 |
ZH50010130002 |
一般管控單元-磨刀溪向家 |
一般管控單元2 |
ZH50010130003 |
一般管控單元-澎溪河養(yang) 鹿渡口萬(wan) 州段 |
一般管控單元3 |
ZH50010130004 |
一般管控單元-汝溪河團堡萬(wan) 州段 |
一般管控單元4 |
ZH50010130005 |
一般管控單元-長江白帝城萬(wan) 州段 |
一般管控單元5 |
ZH50010130006 |
一般管控單元-長江曬網壩萬(wan) 州武陵段 |
一般管控單元6 |
ZH50010130007 |
一般管控單元-苧溪河高梁 |
一般管控單元7 |
附件3
重慶市萬(wan) 州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總體(ti) 管控要求(2023年)
管控類別 |
總體(ti) 管控要求 |
空間布局約束 |
第一條 執行重點管控單元市級總體(ti) 要求第一條、第二條、第三條、第四條、第五條、第六條和第七條 |
第二條推進現狀低效及汙染工業(ye) 用地轉型,引導萬(wan) 州經開區區外現有分散的汙染型企業(ye) 向工業(ye) 園區集中。推動西南水泥生態環保搬遷、江東(dong) 機械搬遷擴能工作。對噪聲排放不達標、居民反映強烈的噪聲汙染工業(ye) 企業(ye) 實施限期治理、搬遷(關(guan) 、停)。 | |
第三條 規範岸線利用,按照岸線規劃、重慶港總體(ti) 規劃及環評的要求,強化岸線港口布局要求。有序開展岸線開發,萬(wan) 州區自然岸線保有率2027年不低於(yu) 87%,2035年不低於(yu) 80%。 | |
汙染物排放控製 |
第四條 執行重點管控單元市級總體(ti) 要求第八條、第九條、第十條、第十一條、第十二條、第十三條、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。 |
第五條 完成水泥產(chan) 業(ye) 產(chan) 能等量或減量替代工作,推進水泥產(chan) 業(ye) 氮氧化物與(yu) 顆粒物超低排放改造。鼓勵轄區水泥、火電等重點企業(ye) 開展廢氣深度治理。推進工業(ye) 爐窯全麵達標排放,配套建設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設施。有序推進燃煤鍋爐“煤改氣”“煤改電”工程,推動燃氣鍋爐實施低氮改造。 | |
第六條 持續推進化工、製藥、包裝印刷、家具製造、汽車製造、船舶修造等行業(ye) 揮發性有機物整治,鼓勵企業(ye) 對現有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收集率、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去除率開展自查。嚴(yan) 格落實國家和重慶市產(chan) 品VOCs含量限值標準,大力推動低(無)VOCs原輔材料生產(chan) 和替代,將全麵使用符合國家要求的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的企業(ye) 納入正麵清單和政府綠色采購清單,鼓勵企業(ye) 采用符合國家、重慶市有關(guan) 低VOCs含量產(chan) 品規定的原輔材料。 | |
第七條 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優(you) 勢,發展多式聯運,降低公路貨運比例。完成市級下達的柴油車整治、老舊車淘汰任務。實行貨運車、高排放車輛限行。新建碼頭應當規劃、設計和建設岸基供電設施;已建成的碼頭應當逐步實施岸基供電設施改造。船舶靠港後應當優(you) 先使用岸電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,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,加大油品儲(chu) 運銷全過程VOCs排放控製。 | |
第八條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與(yu) 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建設進度,全麵摸清入河排汙口底數,開展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,加強對瀼渡河、苧溪河、石橋河流域範圍內(nei) 廢水排放企業(ye) 的監管,提高生活汙水收集、處理率。到2025年生活汙水集中收集率大於(yu) 73%,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大於(yu) 98%。 | |
第九條 加強鄉(xiang) 鎮飲用水源不達標地區生活汙水及農(nong) 業(ye) 麵源汙染治理。加快農(nong) 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,全麵深化全區農(nong) 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,加強畜禽養(yang) 殖汙染防治。2025年農(nong) 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67.5%,農(nong) 村生活汙水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2%。 | |
第十條 加強龍駒鎮、龍沙鎮、餘(yu) 家鎮、甘寧鎮、恒合土家族鄉(xiang) 等畜禽養(yang) 殖重點發展區域汙染防治和養(yang) 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,建立有機肥替代化肥長效機製,推動全區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工作,構建種養(yang) 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。到2025年畜禽規模養(yang) 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%,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%。農(nong) 膜回收率達到90%以上。 | |
環境風險防控 |
第十一條 強化化工園區涉水突發環境事件四級環境風險防範體(ti) 係建設。持續推進重點化工園區建設有毒有害氣體(ti) 監測預警體(ti) 係和水質生物毒性預警體(ti) 係。推進化工行業(ye) 企業(ye) 排汙許可管理,加大園區外化工企業(ye) 監管力度,確保達標排放。化工園區應按照分類收集、分質處理的要求,配備專(zhuan) 業(ye) 化工生產(chan) 廢水集中處理設施(獨立建設或依托骨幹企業(ye) )及專(zhuan) 管或明管輸送的配套管網,實施化工企業(ye) “一企一管、明管輸送、實時監測”,防範環境風險。 |
第十二條深入開展行政區域、重點流域、重點飲用水源、化工園區等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,建立區域突發環境時間風險評估數據信息獲取與(yu) 動態更新機製。落實企業(ye)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製度,推進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類分級管理,嚴(yan) 格監管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風險企業(ye) 。 重點行業(ye) 企業(ye) 應依法依規完善環境風險防範和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措施,製定環境應急預案,儲(chu) 備相關(guan) 應急物資,定期開展應急演練。建立健全重金屬汙染監控預警體(ti) 係,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。 | |
第十三條 推進長江沿江1公裏範圍內(nei) 化工企業(ye) 分類處置,支持和鼓勵企業(ye) 搬遷到沿江“一公裏”範圍外並進入合規化工園區,加強對“一公裏”範圍內(nei) 既有正常生產(chan) 的化工企業(ye) 生產(chan) 工藝裝備和能耗監管,督促企業(ye) 對現存《產(chan) 業(ye)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)》所列“(四)石化化工”類落後生產(chan) 工藝裝備,按有關(guan) 規定予以處置。加強全區港口碼頭風險管控和綜合整治;強化載運散裝液體(ti) 危險貨物船舶運輸安全監管,實現載運散裝液體(ti) 危險貨物船舶強製洗艙、洗艙水全收集全處理。 | |
|
第十四條嚴(yan) 格執行“一區五園”產(chan) 業(ye) 規劃布局,嚴(yan) 格新建項目準入門檻,重點引進和發展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產(chan) 業(ye) 。項目入駐前,按產(chan) 業(ye) 布局選址落地,區域規劃環評與(yu) “一區五園”產(chan) 業(ye) 規劃布局的有機結合,增強項目落地可行性和產(chan) 業(ye) 布局合理性,預防環境風險。 |
資源利用效率 |
第十五條 執行重點管控單元市級總體(ti) 要求第十九條和第二十一條。 |
第十六條 推進企業(ye) 內(nei) 部工業(ye) 用水循環利用、園區內(nei) 企業(ye) 間用水係統集成優(you) 化。開展火電、石化、有色金屬、造紙、印染等高耗水行業(ye) 工業(ye) 廢水循環利用示範。引導區域工業(ye) 布局和產(chan) 業(ye) 結構調整,大力推廣工業(ye) 水循環利用,加快淘汰落後用水工藝和技術。完善工業(ye) 園區管網,提高工業(ye) 水重複利用率。 | |
第十七條 實施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,發展壯大清潔能源產(chan) 業(ye) ,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開發利用,促進重點用能領域能效提升。推動工業(ye) 園區能源係統整體(ti) 優(you) 化和汙染綜合整治,鼓勵工業(ye) 企業(ye) 、園區優(you) 先利用可再生能源。以市級以上工業(ye) 園區為(wei) 重點,推進供熱、供電、汙水處理、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。 | |
第十八條 新建、擴建“兩(liang) 高”項目應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和裝備,單位產(chan) 品物耗、能耗、水耗等達到清潔生產(chan) 先進水平,鼓勵實施先進的節能降碳以及廢水循環利用技術。鼓勵企業(ye) 部署和推進屋頂光伏發電試點項目,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試點 | |
第十九條 劃定的高汙染燃料禁燃區內(nei) 禁止銷售、燃用高汙染燃料(指除單台出力大於(yu) 等於(yu) 20蒸噸/小時鍋爐以外燃用的煤炭及其製品,石油焦、油頁岩、原油、重油、渣油、煤焦油),在禁燃區內(nei) ,禁止新建、改建、擴建燃用高汙染燃料的項目和設備。在禁燃區內(nei) 已建成燃用高汙染燃料的項目和設備,限於(yu) 規定日期之前淘汰或改用天然氣、液化石油氣、電或者其他清潔能源。 | |
第二十條 結合循環產(chan) 業(ye) 園規劃建設逐步擴大萬(wan) 州經開區循環化改造實施範圍。推動園區企業(ye) 循環式生產(chan) 、產(chan) 業(ye) 循環式組合,組織企業(ye) 實施清潔生產(chan) 改造,促進廢物綜合利用、能量梯級利用、水資源循環利用,推進工業(ye) 餘(yu) 壓餘(yu) 熱、廢氣廢液廢渣資源化利用。 |